在当今的家居语境中,甲醛治理已经成为了我们无法绕开的话题。关于如何有效去除甲醛,市场上也给出了我们诸多答案。除了简单的通风、放置活性炭、摆放绿植等辅助方法外,目前最为科学、有效、普遍的方式当属:光触媒除甲醛以及更进一步的低分子缩合媒。
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起底一下光触媒的前世今生,光触媒起源在哪?光触媒除甲醛优劣何在?一起来看~
首先,需要跟大家说明的是,“光触媒”其实是个舶来品,在1967年,由日本东京大学的本多建一教授和博士班学生藤岛昭发现,而后在本世纪初才传入我国,随后被广泛应用于室内空气净化治理行业。
但你知道吗?最初日本方面发明光触媒并非用于治理甲醛,而是利用光触媒的强氧化性整治水污染、净化水源。2002年光触媒技术引进我国之后,才开始广泛应用到室内空气净化领域。
目前,光触媒可以有效地降解甲醛、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氨、TVOC等污染物,并具有高效广泛的消毒性能,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。可以说在室内空气净化领域光触媒的有效性还是值得肯定的,但必须要指出的是光触媒技术并非十全十美,其本身还具备一定的局限性。
要知道,光触媒发生作用必要的反应之一就是:有紫外线照射,而在自然环境下,紫外光占有比例较低,不足自然光的10%,在应用到家居环境中,自然光照射更要打个折扣,因此,大部分光触媒的实际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。
基于此,国内在光触媒的基础上,又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深入开发。这其中,又以北京化工大学独立研发的低分子缩合媒较为突出,成功解决了先期光触媒技术所固有的局限性,实现了室内空气净化领域的较大突破。
希望在未来,我们能够在室内空气净化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,为更多人营造一个健康、舒适的家居空间!